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堅守“中華水塔”,筑牢生態屏障

2025年09月24日18:4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人民網西寧9月24日電 (記者益西康珠)近日,記者隨“全國主流媒體果洛行”採訪團走進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境內的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園區。鄂陵湖、扎陵湖的湖水清澈湛藍,草原漸漸脫去了綠衣,一望無際的金黃色,藏狐、藏野驢、牦牛等在草原上漫步,藍天碧水間,生靈與草原相映,一幅美不勝收的生態畫卷。

鄂陵湖 人民網記者 益西康珠攝

鄂陵湖。 人民網記者 益西康珠攝

瑪多,藏語意為“黃河源頭”,位於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腹地,是青藏高原重要的生態屏障,也是黃河中下游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生態功能平衡區。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發源於此,境內河流密集、湖泊眾多,素有“黃河之源”“千湖之縣”“中華水塔”的美譽。

“現在家鄉變得越來越美了,野生動物也變多了。”26歲的曲美卓瑪是土生土長的瑪多縣瑪查理鎮江措村牧民,如今她多了個身份——黃河源園區的生態管護員。她的主要工作是巡護管護區域,查看野生動物是否受傷,並隨手撿拾區域內的垃圾,她的足跡遍布這片廣袤的高原大地。“作為一名黃河源園區的管護員,守護家鄉,守護黃河源頭,我覺得這份責任很重,但意義很大,我感到非常驕傲。”談及這份工作,曲美卓瑪眼神堅定,“我會守護好三江源,保護好美麗的黃河源頭。”

扎陵湖 人民網記者 益西康珠攝

扎陵湖。 人民網記者 益西康珠攝

曲美卓瑪的堅守,是瑪多“全民共同參與”生態保護的縮影。近年來,瑪多縣全力推進國家公園建設體制試點,形成了“全方位推動、一體化管護、系統化治理、全民共同參與”的成功經驗。縣、鄉、村三級聯動,以河湖長制、林草長制為抓手,常態化巡河護河、護林護草,累計巡河巡湖1400余次,全縣各級林長巡護1700余次,生態保護基礎不斷夯實。

黃河源園區生態管護員曲美卓瑪。人民網記者 益西康珠攝

黃河源園區生態管護員曲美卓瑪。人民網記者 益西康珠攝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守護黃河源頭,就是守護中華民族的生態根基與文明血脈。從管護員的常態化巡護到州縣的制度保障,從生靈歡騰的草原到清澈湛藍的湖泊,瑪多正以實際行動,在“中華水塔”源頭筑牢生態安全屏障。

(責編:彭靜、鄧志慧)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