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數字底座 搭建創新平台 加快場景應用
本報記者 萬秀斌 張騰揚
2025年09月22日08:1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街上,無人駕駛配送車精准識別道路﹔地下,傳感器實時監測綜合管廊運行﹔“雲”端,海量數據運算於雄安城市計算中心……在河北雄安新區,數字基因已融入城市肌理。
近日,國家數據局公布2025年可信數據空間創新發展試點名單,雄安新區在“城市”“行業”“企業”3個方向均入選,在數據要素創新領域邁出堅實步伐。
2023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雄安新區考察並主持召開高標准高質量推進雄安新區建設座談會時強調:“把智能、綠色、創新打造成為雄安新區的亮麗名片。”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雄安新區布局數字基礎設施、搭建創新實踐平台、拓展智慧應用場景,著力建設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
筑牢數字底座,建好“雲”上之城
雄安新區容東片區地下約20米,綜合管廊如城市“動脈”般延伸。廊道內布設著20多種、近萬套智能感知設備,實時監測管線壓力、溫度等關鍵數據。每段管廊還搭載了信息模型,相當於它的“身份証”。
輕點鼠標,電腦屏幕上,一段管廊的三維信息模型躍然眼前。中國雄安集團基礎建設有限公司運營管理部部長馬永君介紹:“依托信息模型技術,在項目立項階段,可以自動核查該地段用地紅線、容積率等指標,減少不同項目間設計沖突﹔在施工階段,可以對地下管網進行碰撞檢查。”
每一棟建筑、每一條道路、每一段管廊都有相應的數字信息模型。“將數字城市與現實城市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加上精密的感知設備,讓城市治理更精細、精准、智能。”中國雄安集團數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欣說。截至目前,雄安新區已建成數字道路超過500公裡、5G基站5600多個。
“雲”上之城,城市運行更加智能,背后是數據傳輸之路持續擴寬,保障萬物互聯。
“雄安新區作為全域純IPv6城市,推動全域終端、系統、門戶網站全面支持IPv6。”劉欣解釋,IPv6是互聯網協議第六版,相當於網絡世界的“門牌號”。目前我們應用的IPv4地址資源逐漸枯竭,而IPv6則將IP地址近乎無限擴容,理論上“可為地球上的每一粒沙子分配一個IP地址”,還能大幅提升可追蹤溯源能力,保障數據安全。
高速網絡與強大算力協同發力,智慧城市建設穩步推進。
雄安城市計算中心,一台台服務器藍光閃爍,海量數據在此匯聚、運算。因建筑外觀呈拱形,與水面中的倒影融合,像一隻靈動明亮的眼睛,雄安城市計算中心被稱為“雄安之眼”。
採用先進的雲計算架構與超大規模數據存儲技術,雄安城市計算中心已匯聚各類數據超過330億條,可滿足政務管理、城市規劃、生態監測等多個領域復雜數據運算需求。數字底座夯實筑牢,為城市精細化治理提供算力支撐。
搭建創新平台,激活數字經濟
9月11日,2025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雄安新區數字貿易創新發展大會現場,洞見科技(雄安)有限公司董事長姚明向觀眾展示一款新設備——可信數據空間一體機:“通過這項技術設備,數據所有者可以更安全地開展數據分析與人工智能訓練,發掘數據價值。”
當天,姚明還領到嶄新的營業執照——洞見集團完成工商信息變更,正式更名為“洞見科技(雄安)有限公司”。公司所在的雄安人工智能產業園,為企業搭建合作橋梁,引薦它們與公共部門及落地新區的央企國企開展合作,推動洞見科技參與城市計算中心、數字交通等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我們得以充分發揮信息安全技術優勢,迅速融入雄安數字化發展大局。”姚明說。
“入駐產業園之初,我們就與園區企業雄安華清智言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同開展多模態大模型訓練,相關成果預計今年底落地。”姚明介紹,園區營造出良好的創新生態與產業協同環境,上下樓就是上下游,眾多創新企業匯聚,大大加快了數字科技成果研發、轉化進程。
數字經濟潛能充分激活釋放,離不開創新產業生態和平台建設。雄安聚焦打造自主創新和原始創新策源地,已搭建包括雄安科創中心、雄安人工智能產業園在內的10余個重要創新和產業平台,牽引數字經濟高端高新產業加速匯聚、加快發展。
如今,服務器、機器人、北斗模組、網絡安全等智能硬件的研發、組裝與生產項目在雄安新區陸續落地,匯聚軟件和信息服務業企業超過500家、人工智能重點企業60余家﹔雄安新區已初步形成數字經濟全鏈條自主創新生態體系,為智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提供關鍵技術和產品支撐,為智慧場景應用的規模化落地和創新迭代提供保障。
加快場景應用,推動智慧賦能
“嘀嘀嘀……”容東城市運營管理中心響起一陣急促的警報聲。按照以往用水用氣習慣,某小區一戶獨居老人家的數據在本應產生自來水和天然氣使用數據的時段沒有變化,於是觸發預警。5分鐘后,社區網格員趕到現場,發現老人因低血糖暈倒,立即展開救助。
“居民家中的水表、燃氣表、熱力表等智能表具,通過物聯網實現遠程自動抄表,還能實時監測用戶的用水、用氣、用熱情況。”容東片區東西裡社區黨總支書記趙承龍介紹。
不僅是社區治理,在政務服務、環保、低空管理、交通、能源等諸多領域,越來越多智慧應用場景加快落地。
雄安新區寬闊筆直的大街上,路兩側的多功能信息杆集成了交通信號燈、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槍球一體攝像機等設備。
“這些‘哨兵’全天候採集道路信息,上傳至數字道路智能運營中心平台,系統動態優化信號燈配時,使道路承載能力提升30%。”雄安新區工信科技數據局工作人員王子軒說。
提升道路整體通行效率的同時,這套智能系統還在細分領域發揮作用。
“杆柱上的智能設備實時捕捉孩子上學、放學的身影,將自家孩子的行進路線和畫面即時傳送到家長手機端,保障孩子們的安全,也讓家長放心。”王子軒說。
今年初,雄安新區還將DeepSeek接入雄安城市計算中心,創新推出“AI—12345熱線”和“雄小智”政務辦事助手,讓問答、業務辦理等更加高效。截至目前,雄安新區已在城市治理和民生服務領域落地數十項智能應用。
搭建平台,加快城市各類創新場景應用。在前不久結束的第二屆雄安未來之城場景匯系列大賽決賽上,2700余家創新主體攜3400余項前沿成果同台競技,首批120個場景項目即將落地實施。智能應用不斷拓展、創新成果加快轉化,雄安新區正奮力描繪數字驅動、智慧賦能的嶄新圖景。
《 人民日報 》( 2025年09月22日 01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