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禹偉良 田豆豆
2025年09月22日08:1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機械手由儀器連接,一邊是由人工示范的“老師”,一邊是跟學精確抓握、轉動等操作的機器人“學生”……華中科技大學丁漢院士團隊研制的“荊楚”人形機器人,“結課”后將走進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生產車間,正式“上崗”。
2024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北考察時指出:“湖北科教人才優勢突出、科技創新能力較強,要在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上開拓進取。”
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湖北厚植人才優勢、激發人才活力,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努力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
搭好平台,聚才引智——
“我們自主研制的關鍵器件,可以讓無人機上升至20米高度時仍能實現‘隔空充電’。”湖北九峰山實驗室研究中心無線領域首席專家吳暢介紹,“實驗室賦予我們充分的科研自主權,通過建立聯合實驗室等方式,我們可以與高水平專家保持合作,始終瞄准學術和產業前沿。”
作為湖北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打造的新型研發機構,九峰山實驗室成為化合物半導體領域的重要科研軟硬件平台。截至目前,實驗室已聚集500余名人才。
為提升科技人才吸附承載力,湖北加快推進以“國家實驗室+全國重點實驗室+湖北實驗室+大科學裝置”為主體的高能級科技力量矩陣建設。以九峰山實驗室為代表的10家湖北實驗室,集聚各類人才近3000人,已產出32項國內國際領先的科研成果。
以產聚才,以才興產——
博士畢業后,余峰到湖北理工學院任教。不久,他通過“高層次人才校企共享計劃”入職三豐智能裝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近年來,余峰帶隊研發出超高堆垛機、重載桁架機器人等新產品,接連為企業獲得大訂單。
“高層次人才校企共享計劃”啟動實施以來,通過校企聯合招聘,已從多所高校引進67名產業緊缺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並選派到54家企業。
“在企業研發的技術成果能夠迅速轉化,讓我充滿成就感。相關論文、專利在職稱評聘時還可以加分。”余峰說。
從發力打通“院校企”人才交流通道,到加快布局建設技術(產業、制造業)創新中心、企業創新中心、新型研發機構、產業創新聯合體等,湖北持續推進產業與人才融合發展。目前,全省545家新型研發機構吸引集聚院士專家和科技領軍人才超200人,累計孵化科技企業超1000家。
厚植沃土,優化服務——
人才還能助力企業獲得真金白銀的支持。位於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的電鷹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由科技人員創立的企業。今年3月,公司從交通銀行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支行獲得500萬元“科技人才貸”,無須任何抵押,助力企業快速成長。
探索建立“人才有價”評估模型,湖北分層分類量化科技人才的金融價值,引導金融機構給予貸款支持,全方位全周期賦能人才創新創業。
服務創新創業的同時,不忘關照民生。湖北實施“楚才卡”制度,為高層次人才提供住房安居、醫療保障、知識產權、通行居留等便捷服務,切實解決人才的后顧之憂。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湖北將深入推進人才強省戰略,健全科技獎勵、股權激勵、職務成果賦權、創新容錯免責等機制,實施戰略帥才、領軍將才、產業英才、青年俊才‘十百千萬’行動,用3至5年時間,培養引進10名戰略科學家、100名科技領軍人才、1000名高水平工程師、10000名優秀青年科技人才。”湖北省委書記王忠林表示。
《 人民日報 》( 2025年09月22日 01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